书香澄梦丨于明月中汲取情感认同-pg电子游戏

发布者:澄园书院发布时间:2023-10-13浏览次数:142

自古以来,中国人的思绪会被古诗词所缠绕着。我们会在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中感受着生活的清新淡雅;在“青春须早为,岂能长少年”中回忆青春,珍惜时光;更会在“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”中享受生活……


但最能撩动我心弦的还是那句启蒙唐诗——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
为何偏偏是这一句?它如此普通,普通到大街小巷人人皆可诵读。可正是因其简单,才能够在我咿呀学步之时闯入我的脑海,并扎根其中。这种“先入为主”的优势,不仅是我从此通往诗词世界的敲门砖,更成为了每每抬头望月,瞬间回忆起的一句永恒的描摹。一个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首诗,会与很多古代诗词大家进行对话,甚至还能以诗抒情。尽管越生僻的诗词听上去会更加高级,但也随之带来了被遗忘的可能。《静夜思》作为大多数人背过的第一首诗,陪伴着我们从孩童走向少年,甚至更为久远。从这一点来说,《静夜思》的简单易懂和耳熟能详无疑是它超越那些生僻诗的最大优势。


中国人对于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,这是我们共同的情感。而这句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:它从最通俗的角度激发起了最广泛的情感。单个人的某种情愫可能不会太过浓烈,但试想:当每一个不同的人读到这样的一句诗,牵连起内心最深处的相同的情感,尽管每个人的“明月故乡”可能不尽相同,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种共同思绪的存在。试问,又有谁读不出这两句短诗里千丝万缕的乡愁呢?当这些“天涯沦落人”在某个地点某个时间恰好遇到,这些共有的情绪就会凝结成一股强大的合力,促使着我们在内心深处留给家乡的位置愈加柔软,激励着我们在“生活的苟且”中奋发直前,也聚集着千百年来从未遗忘、从未断绝的最绵长的情感——思乡。



再反观当下,那些主观认为“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”的一部分中国人,在文化自信越来越深沉的新时代,为何会有这样的发声?细细想来原因有二:一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其无法了解更内在的中国,二是其自身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接受和认同。如果其内心存在着不可磨灭的文化认同感,那么再多元的文化环境也不会阻挡对真正中华文化的渴望。与其说我们一部分中国人对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强烈,倒不如讲是他们缺失了对传统文化最坚定的守护。如此,亘古的明月如何皎洁?又如何激发起最普适的情感呢?


“传承中国文化的,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,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”,朋友,抬头看月吧,沉浸在绵延如水的皎洁中,遨游在深沉柔软的乡思里。


或许,我们都和李白看过同一轮圆月。



文字 | 钱昕

图片 | 网络

单位 | 通识教育中心

指导老师 | 张慧

责任编辑 | 程心怡

排版 | 团委新媒体部 梁怡然

审核老师 | 杨炀






网站地图